入门概念
低空经济是新质生产力中的一个概念,新质生产力又是在生产力之上衍生出来的。
生产力
马克思主义中的一个概念。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这句话的关键是物质力量,个人对此的理解是:比如自行车、汽车、飞机等人类创造出来的交通工具就是物质力量。身边的一切工具或用具都可以是物质力量。与之对应的是精神力量,比如信念、勇气等。
新质生产力
(https://www.ndrc.gov.cn/wsdwhfz/202402/t20240206_1363980.html)
习近平总书记于2023年9月在黑龙江省考察期间提出的经济术语。新质生产力是以新技术深化应用为驱动,以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快速涌现为重要特征,进而构建起新型社会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体系的生产力。
低空经济
- 背景:
- 这个术语最早于在2021年被写入《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https://www.gov.cn/gongbao/content/2021/content_5593440.htm)
- 2023年12月被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https://www.gov.cn/yaowen/liebiao/202312/content_6919834.htm)
- 2024年3月12日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低空经济被列为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之一。(https://www.gov.cn/yaowen/liebiao/202403/content_6939153.htm;https://www.gov.cn/yaowen/liebiao/202404/content_6943071.htm)
- 2024年3月29日推进低空经济发展专题新闻发布会,低空经济被纳入新质生产力范畴(https://www.gov.cn/lianbo/bumen/202403/content_6942311.htm)
- 202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进一步强调“推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稳定发展(https://www.gov.cn/yaowen/liebiao/202503/content_7013163.htm)。
- 概念:低空经济是以各种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的各类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其相关产品主要包括无人机、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直升飞机、传统固定翼飞机等,涉及居民消费和工业应用两大场景。(https://www.gov.cn/yaowen/liebiao/202404/content_6943071.htm)
- 意义:落实国家战略、增进民生福祉、丰富民航业态、赋能航空制造(https://www.gov.cn/zhengce/202501/content_6996109.htm)
- 问题:安全保障能力还要加强(https://www.gov.cn/zhengce/202501/content_6996109.htm)
低空经济概念v2
【低空经济,带十四亿人飞】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CVgBzWE6v/?share_source=copy_web&vd_source=0aac08942099868c6eaf781c9de8ebb1
概念
低空经济是以各种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的各类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其相关产品主要包括无人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lectric Vertical Take-Off and
Landing, eVTOL)、直升机、传统固定翼飞机等[2]。低空经济的主要经济范围为,是距地面垂直高度 1000
米以下,根据实际需要延伸至不超过 3000 米的低空空域。
(低空经济中无人机产业发展概述;https://www.ndrc.gov.cn/wsdwhfz/202412/t20241230_1395328.html)
飞行器是关键载体
低空飞行器
常见的飞行器有四类:eVTOL、无人机、直升机、通用航空飞机(私人飞机是其中之一)
eVTOL
eVTOL(Electric Vertical Take-Off and Landing, 电动垂直起降):提供点对点的快速空中出行服务,是它的主要任务,也就是“打飞的”。它不负责跑长途,主要是城市间通行,长途飞行是民航客机的任务。未来带来的就是空中网约车服务。
无人机(低空经济的重点)
物流配送、农业植保、电力巡检、测绘、应急救援等领域。
多光谱、高光谱
光谱
光谱(spectrum),是复色光经过色散系统(如棱镜、光栅)分光后,被色散开的单色光按波长(或频率)大小而依次排列的图案,全称为光学频谱。
人眼可见光
可见光的波长范围:大约在 400纳米(紫光)到700纳米(红光) 之间。人眼的视网膜上有三种视锥细胞,分别对红、绿、蓝光最敏感。通过这三种颜色的组合,我们能感知到数百万种颜色。
RGB传感器
人类发明了RGB传感器,模拟人眼的三原色感知能力。RGB传感器由三个独立的光敏元件组成,分别对应红、绿、蓝波段。当光线照射到传感器上时,每个元件会根据接收到的光强度生成电信号。通过组合这三个信号,就能还原出图像的颜色
局限性:
- 只能捕捉人眼可见的波段,无法感知红外线、紫外线等不可见光。
- 对某些场景无能为力:比如,植物在健康状态下反射的近红外光比病害区域更强,但人眼和RGB传感器都无法直接观察到这一点。
多光谱传感器
多光谱传感器将光谱划分为几个离散的波段(如3-10个),每个波段覆盖较宽的波长范围(例如可见光中的红、绿、蓝波段,或近红外波段)。
波段数量少,但覆盖范围广。数据处理简单,适合快速分类和识别。
在农业中,多光谱传感器可以捕捉植物反射的近红外光(700-1300纳米)。通过分析这些数据,农民能判断作物是否缺水或感染病害,而无需肉眼观察。
高光谱传感器
将光谱划分为数百个连续的窄波段(每个波段宽度通常在几纳米以内),形成“光谱立方体”。
波段数量多,分辨率极高,能捕捉细微的光谱差异。数据量庞大,需要复杂的算法处理。
为什么需要“看不见”的光
- 红外线(700纳米以上)
- 热成像:红外线传感器能捕捉物体的热量分布,广泛应用于夜视仪、火灾监测等。
- 农业应用:通过监测植物的近红外反射率,判断其健康状况。
- 紫外线
- 医学诊断:皮肤癌筛查中,紫外线成像能发现早期病变。
- 其他不可见光
- X射线:穿透性强,用于医学CT扫描和安检。